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陸興高中高一歷史課程教學教案
                                                   單元名稱
高中歷史第一冊(南一版)
第四章「當代的台灣與世界」
第一節「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單元時間

50分鐘

教學對象
高一學生
教學科目
歷史
認知目標
1. 使學生能了解第二次大戰末期國民政府進行接收台灣的準備工作,及戰後在台灣的接收情形
2. 使學生能了解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原因與經過、影響,並學習由多重觀點進行詮釋
3. 使學生能了解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省政改革
4. 使學生能了解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威權統治,扭曲了常態的憲政體制
情意目標
1.體會在威權統治的體制下,使得憲法明定的基本人權受到限制,帶給人們許多的不便,並進而珍惜今日自由民主生活之得來不易
2.能就政治發展中,面對權力與利益的不同態度有所體會,並反省權力使人腐化的事實
技能目標
1.訓練學生蒐集資料,了解二二八事件前後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情形
2.訓練學生能依時序建立國民政府遷台後重要大事年表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與內容
教法
教具
時間
一、
教學課前準備







二、
教學發展活動























































三、
綜合活動
(一) 教師
1. 準備教材,擬定教學大綱
2. 準備教學相關資料,以補充課文內容
(二) 學生
1. 複習已教過的單元「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2. 預習本單元「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3. 準備課本及筆記簿以作筆記

(一) 引起動機
1. 先簡略複習日治時期的台灣在總督體制的統治下,台灣人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情形。
2. 要同學們想一想在經歷日本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後,台灣人對於日本人的種種施政措施是否滿意?
3. 說明在二次大戰後,台灣人面臨政權交替的心情轉換,以及對回歸「祖國」的高度期待。

(二) 發展活動
1. 從接收到省政改良
(1).說明二次大戰期間的1943年,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開羅宣言」,宣示戰前日本取自中國的領土皆須歸還中國,為台灣於戰後主權的歸屬提出主張,但由於有學者聲稱「開羅宣言」並未簽署,根本不具國際法的效力,所以引發目前台灣「國際法上的主權問題」的爭議。
(2).說明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台灣前的準備工作。
(3).敘述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理台灣的期間,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街引起台灣人的不滿,也讓台灣民眾萌生「總督制復活」的感覺。
(4).敘述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原因、經過、影響,並學習由多重觀點進行詮釋。
(5).講述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省省政的改革,包括台灣地方政治制度及台灣地方人事的調整、公營事業範圍的縮小等。
(6).論述民國386月的幣制改革使得當時通貨膨脹的現象暫趨緩和,並且說明民國38年起的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一系列土地改革,對政治、社會結構的重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2. 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1).說明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相關背景。
(2).說明國民政府遷台後,為了鞏固在台政權,加強各方面的控制,乃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及「戒嚴令」控制整個政治系統的運作,形成將近四十年之久的威權統治。
(3).論述在威權統治時期之下,國民大會多次修改「臨時條款」,導致總統職權超出憲法規定範圍,更加有利於強人政治的運行。
(4).講述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長期掌握黨、政、軍大權於一身,使得個人意志決定施政方針和政策,形成獨裁專斷的強人政治。


1.教師總結本次上課內容,並提列重點
2.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並解答學生問題
3.提出問題例如「你認為二二八事件的發      生誰要負最大責任?」並試著讓學生能思考或討論
4.提示下次上課之章節內容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講述



































板書
課本






板書
課本
單槍投影機



單槍投影機

課本
板書


課本
板書






課本
課本
板書



課本
板書


課本
板書
























3分鐘











5分鐘







2分鐘

5分鐘



5分鐘

3分鐘



5分鐘







5分鐘
5分鐘




5分鐘



2分鐘





5分鐘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陸興高中教師教學輔導原則與課程單元進度表

適用學期:103 學年度第一 學期

一、教師基本資料
教師姓名:邱世政
任教科目:歷史
連絡電話:08-7225837#108
   Email  super500901@yahoo.com.tw
二、教師教學理念:教育愛
『教』
零體罰的時代,勤教導是王道
五育之中,德育為首,四育次之
『育』
給孩子機會,找到亮點
給孩子舞台,看自己、開眼界
『愛』
成就「教」、「育」的條件
全心全意的付出,只有給與不求回報
三、教室管理原則:
1.飲料與零食不可帶進教室
2.上課前必須備妥課程相關教材、文具
3.課程進行間不可從事與課程無關的活動
4.課間有任何問題要舉手發問,不得私下交談
5.教室內一切設備要細心維護,不可任意破壞

第一次段考 20%、第二次段考 20%、第三次段考 30%、平時課堂表現 30%
(多元評量:分組討論與發表、課堂問答、專題報告)


五、相關補充資料
參考教材:國民中學社會教科書-翰林出版
參考書籍:台灣史教師手冊 國立編譯館主編、世界通史 高亞偉著、中國通史 黃大受著
參考網站:http://www.hie.com.tw
六、教學進度與授課單元
週數
日期
校訂進度
授課單元
作業測驗或其他
01
09.01~09.05
第一章
11多彩多姿的史前文化
12原住民的族群與社會組織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02
09.08~09.12
12原住民的族群與社會組織 
13原住民的經濟與宗教文化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03
09.15~09.19
第二章
21海商在臺澎的活動
22荷蘭、西班牙在台灣的競逐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04
09.22~09.26
22荷蘭、西班牙在台灣的競逐 
23荷蘭統治下的台灣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05
09.29~10.03
第三章
31鄭氏政權的興衰
32政治制度與文教發展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06
10.06~10.10
複習段考範圍(第一‧二章)

07
10.13~10.17
第一次段考


08
10.20~10.24
32政治制度與文教發展
33拓墾事業的推動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09
10.27~10.31
33拓墾事業的推動
34對外貿易的發展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0
11.03~11.07
第四章
34對外貿易的發展
41臺灣棄留爭議與治臺政策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1
11.10~11.14
41臺灣棄留爭議與治臺政策
42行政區劃的演變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2
11.17~11.21
42行政區劃的演變
43土地開墾與水利設施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3
11.24~11.28
43土地開墾與水利設施
44經濟發展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4
12.01~12.05
第二次段考
段考範圍:第三、四章

15
12.08~12.12
第五章
1移民社會
52械鬥與民變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6
12.15~12.19
53宗教信仰與宗族組織
54文教的發展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7
12.22~12.26
61開港後的貿易發展
62西方文化的再傳入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8
12.29~01.02

63牡丹社事件
64沈葆楨與丁日昌的建設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19
01.05~01.09
64沈葆楨與丁日昌的建設
65臺灣建省與劉銘傳的
1.課堂口試
2.紙筆測驗 
20
01.12~01.16
第三次段考
考試範圍:第五、六章

屏東縣私立陸興中學103學年度第一學期  歷史 科教學計劃
科目名稱
歷史1
授課教師
 邱世政

每週授課時數
    2
適用班級
101103
課程目標
1.     能瞭解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
2.     能知道國際競爭下的台灣
3.     能夠了解鄭氏時期的經營
4.     能知道清領前期的政治與經濟
5.     能夠了解清領前期的社會與文化
6.     能知道清領後期的開港與建省
教學內容
1.     介紹史前台灣與原住民文化
2.     介紹國際競爭下的台灣
3.     介紹鄭氏時期的經營
4.     介紹清領前期的政治與經濟
5.     介紹清領前期的社會與文化
6.     介紹清領後期的開港與建省
教學方法
1.     透過教材內容的講述
2.     利用媒體的輔助
3.     課堂上的問題討論
教學評量
1.     課堂口試
2.     紙筆測驗
學生學習態度之期許
學生應透過課前溫習,課堂上認真聽講及課後複習,達到對課程內容的熟悉與了解
請家長配合之事項
希望家長能督促學生多研讀教材,勤作相關題目以便了解未來會考題型與解題方法